另外,美国的福利制度建设相比欧洲更具有灵活性,政府对经济的不当干预更少。
第三节 迈向高质量发展中的劳动力市场平衡性:中国经验
与美欧国家相比,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进程中的劳动力市场改革与平衡性有着不一样的发展历史。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平衡性的发展经验
(一)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激活劳动力供给存量
在改革开放初期,大量的人口分布在乡村地区,而高生产率的工业部门在城镇地区,城市经济体制具有鲜明的计划经济体制传统。城市企业部门的投资、雇佣和生产决策都受到集中计划的管制,企业的自由裁量空间非常小。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不仅限制了城市的扩张,还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城乡之间以及城市内部的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割裂了城市区域间市场的融合与流动。尽管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稳定发展的局面使得人口规模激增,但是巨大的人口规模没有形成人力资源优势,无法转换为经济投入要素和实现潜在的产出。因此,激活经济总体的劳动力存量供给成为经济腾飞的必要准备。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迅速打开了局面,农村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农业部门的产出和生产率增长迅速,同时产生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城镇地区工业生产扩张奠定了劳动力存量规模基础。研究也表明,改革开放初期的体制改革为农村的劳动力转向高附加值的工业生产和服务创造了条件。[18]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乡镇企业,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了私营经济的成长。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村经济改革对中国经济起飞的意义,并不亚于外商投资流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而农村改革之后启动的城市经济体制转轨,将改革的重心拉回到城镇地区。国有企业破产改制逐渐深入,市场经济活力被激发出来,加之国家控制的金融体制开始不断向城镇地区生产部门输入资本,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并替代了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衰落,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到了21世纪初,东南沿海地区在竞争农村劳动力的构成中感受到了劳动力短缺带来的压力,农民工的工资开始上涨,刘易斯转折点来临,这一切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短短30年的时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