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家长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本无可厚非。但美好的期望一旦脱离实际,化为固执的苛求,那么不幸便会迭迭出现。过重的学习负担剥夺了孩子童年的欢乐,厌学、弃学的心理由此滋生。过高的期望值迫使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四体不勤、郁郁寡欢,日后难以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有的甚至还未步入社会悲剧便发生了。“望子成龙”结果成“虫”,悲剧很多时候都是家长一手导演的。
下面,让我们来看几则小故事。
故事一:
丹丹刚会走路就表现出对舞蹈的热爱。丹丹4岁时,妈妈把她送进了舞蹈班。妈妈认为孩子天资聪明、形体特具备舞蹈条件,跳舞应该是很棒的。
可是,让妈妈失望的是,丹丹不但没有表现出任何天分,甚至还不如别的孩子掌握的好。为了孩子能“胜人一筹”,丹丹的妈妈课后总是督促孩子练习,妈妈经常对丹丹说:“丹丹很聪明,只要努力了,一定能和其他人跳得一样好,甚至超过别人。”可是,每次练习时孩子都不情愿,妈妈连哄带逼,就这样坚持了3年。
渐渐地,妈妈发现丹丹对舞蹈失去了兴趣,每次上课都无精打采的,课后也不练习,提起舞蹈的事情还表现得很烦。
故事二:
小牧刚上3年级,爸爸给小牧报了一个奥数班,说要想上好的中学必须学好奥数,可小牧根本就不感兴趣。试“运行”了两个月,别的孩子都听得津津有味,唯独小牧就是提不起劲。后来,发展到只要一上数学课,小牧就昏昏欲睡。他私下里跟自己的堂姐说:“我特别恨数学,特别是奥数。”